只要發(fā)現一套假房源賠償100元,賠償金額上不封頂。連日來,知名房產交易平臺“貝殼找房”推出的房源“打假”活動,再度將真假房源話題拋入公眾視野。長江日報記者獲悉,從行業(yè)發(fā)展、主管部門制度健全的實際情況來看,近幾年來武漢虛假房源較前幾年明顯減少,“假房源”生存空間也正在被不斷壓縮。
房源信息“假一賠百” 是噱頭還是承諾?
12月22日,線上房產交易平臺貝殼找房“假一賠百”的打假活動在武漢、西安等全國30多個城市率先啟動,提出在該平臺真實存在、真實在售、真實價格、真實圖片的鑒別標準,邀請各界參與“找茬”。這種大范圍公開“自我打假”現象,究竟是炒作噱頭,還是行業(yè)發(fā)展趨勢?
24日至26日,長江日報記者隨機選取了58同城、房天下、億房網、吉家、貝殼找房、安居客共6家線上平臺,以賣房者身份將漢口融創(chuàng)公園壹號一套房源進行掛牌銷售。結果顯示,房源信息上傳后,幾家平臺均通過電話及時聯系記者,對房源及業(yè)主身份信息等進行確認,并要求對房源及權屬證明進行現場勘查驗證。其中,貝殼找房要求必須對房源信息最終確認后,才能發(fā)布掛牌信息。
隨后,記者又以購房者身份登錄這6家平臺,隨機各抽取5條信息查詢購買同一個小區(qū)在售房源。結果顯示,有6條信息被告知“已經賣出去了”“房東不賣了”“房東漲價了”“可以考慮另外一套”等,其余信息基本與描述情況相符合。其中,抽取貝殼找房的5條信息均符合真房源標準,貝殼找房、吉家兩個平臺都配有各自實地勘查拍攝的圖片。
發(fā)布虛假房源攬客面臨行業(yè)禁入處罰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長江日報記者以同樣的方式在多個平臺隨機抽取信息調查,“假房源”比例高達四成。
“通過網上信息帶來的客戶基本上可以占到客源的一半,發(fā)布假房源‘釣魚’吸引顧客,幾乎是零成本的網上推廣方式。但是現在很多買房人都提高了警惕,一些大中型中介機構對房源真實性的把控越來越強,只有一些小中介還習慣于用這種伎倆。”在漢口塔子湖東路上,一家大型品牌中介門店的置業(yè)顧問陶然坦言,現在發(fā)布過多“假房源”信息,可能會使中介品牌和個人面臨誠信黑名單和行業(yè)禁入的處罰。
“目前貝殼找房入駐城市,平臺上的真房源率在95%左右。”貝殼找房品質運營副總經理葛靜稱,該平臺推出房源“較真團”,就是希望購房者也能參與到真實房源信息系統建設中來,共同維護整個行業(yè)的良性循環(huán)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對此,業(yè)內專家指出,房源信息“注水”,是目前二手房市場都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近年來,隨著武漢不斷完善中介機構誠信黑名單、二手房房源信息掛牌等管理制度,“真房源”也成為了大型品牌中介贏取市場的有效手段。隨著市場的不斷發(fā)展完善,“假房源”的生存空間將被不斷擠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網出版機構 - 網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