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客戶端4月20日電 題:資深“驢友”韓愈:比游玩探險,你們?nèi)醣?/p>
記者 上官云
“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在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去世多年后,蘇東坡對他作出了上述極高的評價。
在世人心目中,堪稱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大概是個正襟危坐、不茍言笑的“面癱”。實際上,在溫文爾雅的另一面,他也是個放飛自我、喜歡游玩的“驢友”,平時還十分熱愛釣魚。
制圖:張艦元
韓愈的父母去世很早。他知道自己是個孤兒,從小便比別人更加刻苦努力讀書,十三歲時寫出的文章文采斐然,已經(jīng)頗令人驚嘆了。
可惜的是,他的哥哥韓會也早早去世了。對韓愈而言,生活確實不太友好。
在討生活的過程中,或許是看多了民間疾苦,或許是由于其他原因,韓愈養(yǎng)成了耿直的個性,看到問題或者忍不了的事情就要指出來,不光懟同事,還會懟上級。
比如,在擔任徐州節(jié)度使推官時,由于官署實行坐班制,他實在受不了天天早出晚歸,于是寫了篇文章直接吐槽,中心思想就一個:打卡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卡。
受牒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中故事節(jié)目十馀事來示愈。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終,皆晨入夜歸,非有疾病事故,輒不許出。當時以初受命,不敢言,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渡蠌埰蜕鋾?/p>
也許是領導惜才,也許是話說得比較入情入理,文章遞上去后,他并沒有受到什么批評或處罰。一段時間后,還回到了京城。
制圖:張艦元
某一年,通過吏部銓選后,韓愈被任命為國子監(jiān)四門博士。春風得意之際,他不改“驢友”本色,跟上司請假,見縫插針跑到華山玩了一趟。
會董晉為宣武節(jié)度使,表署觀察推官。晉卒,愈從喪出,不四日,汴軍亂,乃去。依武寧節(jié)度使張建封,建封辟府推官。操行堅正,鯁言無所忌。調(diào)四門博士,遷監(jiān)察御史?!缎绿茣ろn愈傳》
一般人去華山,大概也就隨便轉(zhuǎn)轉(zhuǎn),領略下名山風光。但傳說中,韓愈沒忍住,去了險峻的蒼龍嶺。
據(jù)說,華山在漢朝之前,沒有上山的路。蒼龍嶺左右溝壑萬丈,十分嚇人。直到唐末,嶺脊兩側(cè)才開始設石欄矮墻。行人走上去,依舊兩腿打顫。
上山容易下山難。起初,韓愈試了幾次,苦于山路陡峭,如在云端,沒幾步又退了回來。為了減重,他丟掉一些隨身攜帶的書籍,仍然于事無補,就這么被困在了山上。
急中生智,他拿出紙筆,寫了一封求救信扔到山下,采藥人撿到后趕緊報告華陰縣令??h令一聽,立即組織了一幫人進山,這才將韓愈救下來。不知道這能不能算早期的野外營救。
制圖:張艦元
后人則在懸壁上鐫刻了“韓退之投書處”幾個大字,作為紀念。
經(jīng)此一難,韓愈本人被嚇得不輕。他在詩中寫道“洛邑得休告,華山窮絕陘”,還表示以后要注意安全,并且刻在石頭上:“悔狂已咋指,垂誡仍鐫銘?!?/p>
或許是這次游覽華山的后遺癥,從那以后,韓愈還是很喜歡寄情山水之間,但極少再孤身涉險。轉(zhuǎn)而變得對釣魚更加鐘情起來,即使被貶,都沒改這個習慣。
韓愈其實一向喜歡釣魚。早先,他與侯喜、尉遲汾等幾個朋友相約在在洛水釣魚。河岸上荊棘叢生,韓愈也不在乎,拿著漁具在河堤上奔走。坐下來后,和朋友一邊閑聊,一邊垂釣。興之所至,他以釣魚作喻,勸侯喜要有遠大的志向。
沒有朋友陪伴的時候,韓愈就自己外出釣魚。有時溜達到城外南塘,雖然荒草叢生,他也能耐著性子,釣魚釣得興致勃勃。有一回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傍晚,天下著雨,回到都城時都聽到了城門的打鼓聲。
廉纖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間蚯蚓鳴。投竿跨馬蹋歸路,才到城門打鼓聲?!队纬悄鲜住ね碛辍?/p>
悠閑的日子總難長久。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他在半年內(nèi)兩次勸諫皇帝,一次是“論宮市”。另一次則是“論天旱人饑”,眼見關中災民受苦,韓愈上疏請求免掉租稅,得罪了權(quán)臣李實,最終被貶陽山。
制圖:張艦元
一般人蒙冤受屈,估計心情會郁悶的不行。韓愈卻似乎沒受到太大影響。唐代的陽山很荒涼,勝在山清水秀,公務之余,韓愈經(jīng)常泛舟漫游,仰觀白云千姿百態(tài);或者走入山中,感受野外各種奇特景象。
昔我在南時,數(shù)君常在念……常思得游處,至死無倦?yún)挕5劐谖锲婀?,水鏡涵石劍?;幕ǜF漫亂,幽獸工騰閃。礙目不忍窺,忽忽坐昏墊?!断埠钕仓临洀埣畯垙亍?/p>
其中,他最喜歡的一項娛樂活動,還是要數(shù)釣魚。由于詩文寫得好,韓愈的名氣越來越大,有不少年輕人慕名前來求教。韓愈建立了書院,也常和學生去湟川河畔、翳嘉林等處,投竿而釣,怡然自得。
彼時,書院有個學生特別聰明,但讀書總是囫圇吞棗。為磨煉他的耐性,韓愈便帶著這名學生去“皇溪”(即連江)釣魚,一坐就是半天。后來該生幡然醒悟,考中了進士。
處理完日常工作,韓愈會頗有興致地參加參加老百姓們的“叉魚”游戲。夜里,火把將水面照得如同白晝,魚叉擲出,每每便有所獲,舟中掌篙的船工喜滋滋地唱起了漁謠。
制圖:張艦元
看著眾人歡呼雀躍的場面,韓愈自己也非常高興。當煮好的魚肉端上桌后,他還會想起以前和朋友們一起垂釣的時光,盼著能同享美味。
叉魚春岸闊,此興在中宵。大炬然如晝,長船縛似橋。深窺沙可數(shù),靜搒水無搖。刃下那能脫,波間或自跳……如棠名既誤,釣渭日徒消。文客驚先賦,篙工喜盡謠。——《叉魚招張功曹(署)》
算起來,韓愈有不少詩作都寫到釣魚或者使用了釣魚的意象。一生中,韓愈不止一次被貶,更曾因諫迎佛骨一事,差點丟掉腦袋。某種程度上,釣魚是他抒發(fā)郁憤心情的一個良好方式。
但不能否認的是,無論境遇如何,韓愈做到了“正直”二字,對朋友不論貧富,一視同仁;在為官期間,體察民情。他在陽山做縣令時,給當?shù)貛碓S多好的改變。
制圖:張艦元
據(jù)說,為了紀念他,后人曾把陽山改為韓邑,把湟川改為韓水,甚至還有望韓橋、望韓門、尊韓堂等名字。
說起來,唐代游俠風氣很盛,喜歡當“驢友”、喜歡釣魚的文人也不止韓愈一個,鮮衣怒馬的李白,憂國憂民的杜甫……比起他們,韓愈顯得特別點兒:他愿意一路向前地堅持,愿意冒險。
體現(xiàn)在為人處世上,同是在朝堂做官,韓愈也比較剛正,雖曾因直言勸諫被貶,遍嘗世間冷暖,依然不懼艱辛,愿言民生之苦。
雖千萬人,吾往矣。(完)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荊楚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機構(gòu) - 網(wǎng)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關于我們 - 版權(quán)聲明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版權(quán)為 荊楚網(wǎng)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