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漢運河通航兩月為何“吃不飽”? 第70期
江漢運河,全長67.22公里,今年9月26日試通航,由此形成“長江—江漢運河—漢江”長達810公里的千噸級黃金航道圈?山涍^兩月試運行,江漢運河累計通過船42艘,平均一天半通過一艘,這條黃金航道通行能力,遠遠還沒有發(fā)揮出來。
南水北調、引江濟漢,造就一條連接長江和漢江的江漢運河,于2014年9月26日試運營,11月26日正式通航。此條運河全長67公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開鑿的第一條運河,它圍繞江漢平原形成一個810公里的千噸級黃金航道圈;將沿線荊州、荊門、潛江、天門的4市11個鄉(xiāng)鎮(zhèn)串珠成鏈,一條以生態(tài)、文化、旅游為特色的新型城鎮(zhèn)帶呼之欲出。
作為全國規(guī)劃的20條水運主通道之一,江漢運河總投資21.4億元,全長67.22公里,于2010年3月26日開工。通過這條運河,長江之水從荊州引向漢江,在潛江段與漢江連通,再流經天門、漢川等地,到達武漢的兩江交匯口,與荊州至武漢的長江江段并聯(lián)成環(huán)。
“1000噸級船舶走江漢運河太便捷經濟了!”首次通行江漢運河的湖北省鐘祥市陽光船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志明說,“從鐘祥運輸非金屬礦到湖南岳陽,不僅縮短運距170公里,還節(jié)約7000元的油費和兩天時間!
船舶由長江中游沙市到漢江中游潛江,走江漢運河,67公里到達,比沿長江繞道武漢縮短水運里程681公里;船舶由沙市到漢口,走江漢運河,337公里到達,比沿長江縮短水運里程141公里。
同時,江漢運河地處江漢平原走廊地帶,這里是全國著名的商品糧、優(yōu)質棉和優(yōu)質水產品生產基地。運河的通航可以帶動沿線文化旅游資源的發(fā)展。
江漢大運河沿線文化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運河沿線分布著楚都紀南城、荊州古城等歷史文化景點,還有江漢園林、長湖、油菜花海等鄉(xiāng)村旅游景觀和項目。運河上架設有59座代表各個時期、形態(tài)各異的橋梁,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橋梁展覽帶”,與船閘、渠道一道構成獨具特色的平原水利景觀。
另外,江漢運河生態(tài)文化旅游城鎮(zhèn)帶位于武漢、宜昌、荊州、荊門等城市中間,屬于周末休閑圈的輻射范圍,非常適合自駕游。
總之,江漢運河的通航,將提高長江、漢江的航道效益,形成黃金航道圈。不僅會使?jié)h江經濟帶更快地融入長江經濟帶,還將形成以江漢運河為主線的小型經濟帶,改善江漢平原腹地的水上運輸條件。此外,這一工程還將連起長江沿線的鋼鐵石化工業(yè)走廊及漢江沿線汽車工業(yè)走廊,成為連接武漢城市圈、宜昌三峽經濟圈、襄樊十堰鄂西北經濟圈的紐帶。
這條投資23億元、歷時5年建成的67公里限制級航道,可謂意義非凡。通過在漢江中游和長江中游之間開辟的這條便捷之路,長江之水從荊州被引向漢江,在潛江段與漢江連通,再流經天門、漢川等地,到達武漢的兩江交匯口,與荊州至武漢的長江段并聯(lián)成環(huán),形成了一個810公里長的千噸級航道圈。漢江中游的船只要想進入長江,將不再需要繞道武漢,可縮短水運里程680公里!拔覀儸F(xiàn)在對于過往船只是免費放行!苯瓭h運河航道管理處運行管理科負責人楊洪波告訴記者,目前長江上的過壩船閘,收取的通行費用為7.5元/噸。江漢運河的免費通行對于千噸級船舶來說,每次可以節(jié)省近8000元的運輸成本。
記者了解到,僅僅是運河沿線荊州、荊門、潛江、天門4市中的鐘祥,每年都有100多艘千噸級貨船從漢江中游前往長江上游,走江漢運河應該是這些貨船的最佳線路。
楊洪波說,江漢運河的“優(yōu)越性”,對于想從漢江進入長江的千噸級船舶來說,本應該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但根據通航兩個月來的記錄,只有42艘船舶選擇從江漢運河上通行,平均一天半才有一艘。雖然是開航初期,但在江漢運河航道管理處看來,這條黃金航道960萬噸的年通行能力,遠遠還沒有發(fā)揮出來。
江漢運河管理處處長邵愛軍現(xiàn)在很是著急:“每年僅鐘祥一市就有上百條千噸級貨船馳騁在漢江中游與長江中上游之間,江漢運河其實是他們最好的選擇。我們的年通行能力是970萬噸,但起步緩慢!
對此,走過江漢運河的船老板,有著更為深切的體會。周志明,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10月19日,他的船,從鐘祥前往岳陽。走江漢運河不僅節(jié)省了600多公里的路程,還省下1噸多的燃油,價值7000多元。此外,老線路需耗時5天以上,但新線路最多只需3天。在嘗到甜頭的同時,周志明也講出了沒有再走江漢運河的“苦衷”。
一是沿線的運河河道上空仍殘留著施工時期遺留的部分線纜,有時甚至需要用竹竿撐起,才能讓貨船通行。行船的船老板周志明告訴記者,江漢運河河道上方,仍然有一些橫跨的電纜電線尚未清除。
二是缺少航道圖,各種水文情況一概不知;由于對航道不熟,船員們在行船時都很謹慎,天黑后也只能停靠在岸邊,不敢前行。
三是潛江高石碑船閘與漢江興隆樞紐船閘相隔僅1.5公里,但落差卻有2.3米,有擱淺的危險。據船老板介紹,在目前的漢江枯水期時,從航道較深的江漢運河駛入航道較淺的漢江,有擱淺的隱患。特別是江漢運河潛江出口至漢江上游約3公里的興隆水利樞紐之間,成為了影響千噸級船舶通行的“梗阻”。
11月26日,湖北省港航局副局長王偉得知船主們的顧慮后,當即表態(tài),將在一周內解決江漢運河上方的電線電纜問題,確保江漢運河上方的凈空達到8.5米以上,讓千噸級船舶可以日夜兼行。對于潛江出口的航道“門檻”問題,將派出絞吸式挖泥船,加深漢江航道,并盡快建立潛江出口與興隆水利樞紐的聯(lián)合調度機制,最大限度地提升壩下通行能力,消除梗阻,讓千噸級船舶可以放心通行。
同時,江漢運河目前正在建設全線的船舶自動識別系統(tǒng)。今后,登記在冊的船只進入江漢運河時,只需要“刷臉”,便可以直接進出閘口,方便快捷。
只要好好解決運河現(xiàn)存瓶頸,千噸級黃金航道圈必能喂飽江漢運河!
湖北省南水北調局副局長虞志堅表示,引江濟漢工程開通之后,補充漢江下游水量,可讓興隆以下至武漢江段水位抬升0.4米到0.6米。即使在枯水期也有350立方米/秒的流量增援漢江,讓漢江流量增至530立方米/秒,而豐水期流量更可達600立方米/秒,不但能灌溉沿岸農田,還能讓漢江流量增大,自凈能力變強,能夠極大地抑制水華發(fā)生。
第69期:洪山廣場闊別5年后回歸緣何遇冷?
第68期:流浪狗之殤 何時才能不流浪?
第67期:史上“最長寒假”緣何讓人不淡定
第66期:為何談“性”總要色變?
第65期:江漢路圍欄“關”銅像 “隔欄相望”誰之過?
第64期:“山寨路牌”豎立街頭 背后暗藏何等利益交易?
第63期:湖北“公積金新政16條”惠民多少
第62期:泄題事件折射國內SAT考試亂象
第61期:湖北警界群星閃耀 為護一方平安付出百倍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