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手機能讓調皮的小孩安靜下來。王東明 攝
(新春走基層)“低頭族”出現(xiàn)低齡化 專家建議正確引導
中新網貴陽2月14日電 (冷桂玉)中國農歷春節(jié)是舉家團圓的日子,在闔家歡樂的時刻,總有低頭族閃現(xiàn),搶紅包、刷抖音、玩手游……年齡越來越低齡化,連三五歲的小孩也加入“低頭族”大軍。
在中國西部省份貴州,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智能手機、平板電子產品等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農村,“手機帶娃”現(xiàn)象十分常見。“00后”“10后”等一批隨著互聯(lián)網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接觸電子產品越來越低齡化。
“哭鬧的時候,就打開智能手機給她看動畫片,立馬就乖了?!?5歲的黃燕說,智能手機很多時候解放了她的大腦和雙手。黃燕現(xiàn)在在家除了帶娃就是做家務,手機不僅是她24小時不離身的娛樂工具,也成了她的帶娃“神器”。
3年前,黃燕嫁到了貴州省盤州市柏果鎮(zhèn)柏果村,丈夫外出打工掙錢,黃燕則負責照看家中老人和孩子,剛滿3歲的女兒最近特別癡迷動畫片《小豬佩奇》,于是,黃燕直接把去年用過的智能舊手機給女兒看動畫片,自己則拿著另一部智能手機在一邊刷短視頻。
“根本沒有人教她玩,都是無師自通?!秉S燕說,3歲的女兒現(xiàn)在拿到手機已經學會了輸入密碼、打開軟件、換集播放、關閉軟件等一系列的操作,“她從動畫片里學會了說普通話,還教會了爺爺奶奶說幾句普通話?!?/p>
“自己需要的信息都可以通過手機、電腦隨時隨地獲取。”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助理研究員張松表示,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當然也不可避免帶來了一些問題,過多接觸手機等電子產品不利于孩子的身體健康,也不利于孩子的社交能力培養(yǎng)。
張松建議,父母在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的過程中要趨利避害。合理利用電子產品,使之與學校、社區(qū)的交流學習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好社區(qū)交流、少年宮、科技館等公共資源;對于輔導學習類和手機APP,手機供應商應當有所限制,規(guī)范管理。
短視頻、游戲、微信……35歲的教師任娟列舉了一系列兒子時常打開的手機軟件?!艾F(xiàn)在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很多父母都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照看小孩?!比尉暾f,由于長時間的看手機,剛上小學的兒子已經出現(xiàn)了輕度近視、散光。
任娟說,“手機是教師教學必不可少的工具”?!袄蠋煏谖⑿湃豪锊贾米鳂I(yè)、家長在群里溝通,也有學生用手機APP寫作業(yè)。”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有些APP因夾帶游戲,不知不覺讓孩子沉迷其中,耽誤孩子的學習。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對待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十分關鍵。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谷騫建議,電子產品是一種智能工具,使用恰當可以培養(yǎng)孩子興趣,子可以在家長的陪同與解說之下玩一些益智類的游戲;家長可以帶孩子多做運動,豐富孩子的生活,轉移孩子“記掛”電子產品的注意力。(完)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lián)網出版機構 - 網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