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12日電 (記者 應妮)即將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正式上映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因其中“急急如律令”該如何翻譯的問題,成為近來中國網(wǎng)友們熱議的焦點。
“急急如律令”的源頭,最早可追溯至漢代公文用語。當時,“如律令”或“急急如律令”常被用在公文結(jié)尾,傳達出“立即執(zhí)行命令,如同法律般不可違抗”的嚴肅指令。此后的千百年間,隨著道教文化的傳播,“急急如律令”逐漸廣為人知。這種承載特定文化背景和意義的詞匯或短語,在影片中還有不少,例如“乾坤圈”“混天綾”等。類似這種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有特殊含義,但在另一種文化中可能無法找到完全對應的詞匯,常常成為跨文化交流和翻譯的障礙。
對這些文化負載詞,是直譯保持其原汁原味,還是意譯讓海外觀眾了解其內(nèi)涵,網(wǎng)友爭論的核心在于此。
此前《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海外上映版本中,“急急如律令”被翻譯為“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獨具的命令性與咒語的神秘感,在這里并沒有完美體現(xiàn)出來。至于網(wǎng)友們腦洞大開想出來的“fast fast biu biu”兼具趣味性與節(jié)奏感的語句,能讓國人會心一笑,但對沒有相關知識儲備的海外觀眾來說,可謂仍是一頭霧水,不明其意。還有網(wǎng)友主張直接使用“Ji Ji Ru Lyv Ling”,類比《獅子王》中的“Hakuna Matata”,通過文化輸出讓英語觀眾接受原聲咒語。
當?shù)貢r間2月8日,中國影史票房冠軍《哪吒之魔童鬧海》(Ne Zha 2)洛杉磯首映禮在美國好萊塢中國劇院舉行?!≈行律缬浾?張朔 攝
影視譯制研究學者、中國外文局翻譯院主任編輯賀瀟瀟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哪吒”系列影片大獲成功,的確讓影視譯制面臨諸多挑戰(zhàn),一是要如何通過優(yōu)質(zhì)譯制喚醒外國影迷對中國文化尋根溯源的求知欲;二是如何以精準恰切的翻譯來解碼中西方對等的文化概念。
以“急急如律令”為例,她認為“fast fast biu biu”的翻譯忽略了這一咒語的強大文化背景。“我也曾和著名翻譯家楊憲益的女兒、兒童文學作家楊熾討論過這個問題,她認為“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很多咒語,能夠找到與拉丁語同源的文字,增加了人們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欲?!?/p>
事實上,就像“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伏地魔的“阿瓦達索命”咒Avada Kedavra,即使是拗口的發(fā)音,也被中國觀眾欣然接受,甚至被中國“哈迷”們調(diào)侃為“阿瓦達啃大瓜”。
在賀瀟瀟看來,“哪吒”系列影片的英語版本翻譯成功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對人名、兵器名稱和片名等音譯、直譯、意譯和創(chuàng)譯等多個方面。尤其影片中強大“兵器庫”的翻譯多用意譯,如哪吒的風火輪(Wind Fire Wheels)、火尖槍(Fire-tipped Spear)、混天綾(Red Armillary Sash),字面意思足以對兵器的殺傷力領略一二,中國的渾天儀被譯為“armillary sphere”。同時“armillary”還有手鐲、手環(huán)的意思,表達混天綾十分恰當。還有一個例子是“魔”的翻譯選用了demon,這個詞暗含“淘氣鬼”之意,深諳英語的觀眾即可心領神會。
“影視譯制是在中國影片獲得世界口碑和認可之后,我們才剛剛開啟的一條更新更遠的路。”她坦言,希望有更多影視譯制機構(gòu)和愛好者能更深入地探索和研究下去,讓更多中國優(yōu)秀影片走進外國觀眾的心里。(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機構(gòu) - 網(wǎng)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關于我們 - 版權(quán)聲明 - 合作咨詢
版權(quán)為 荊楚網(wǎng)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