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导航_成人久久大香蕉视频_久久操日韩精品_香港a级毛片免费看_欧美高清成人videosex_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图区_国产这里有精品_麻豆国产av免费视频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新聞頻道 >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

愛我人民愛我軍!“荊楚最美擁軍人物”揭曉

發(fā)布時間:2025年01月14日07:28 來源: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陳倩 通訊員 包曉霽 陳凱

他們來自不同地方,從事不同職業(yè),但都帶著一顆赤子之心,真情服務軍人軍屬、傾力支持練兵備戰(zhàn)、弘揚愛國擁軍傳統(tǒng),在平凡中孕育不凡。

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以最純真、最樸實的行動,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wèi)國防,展現著新時代雙擁典型的別樣風采。

1月13日晚,2024年度“荊楚最美擁軍人物”發(fā)布活動在武漢舉行。鄧小容等10人被評為2024年度“荊楚最美擁軍人物”。發(fā)布活動現場,10位“荊楚最美擁軍人物”走上舞臺,講述“最美”背后的擁軍崇軍故事。荊楚大地,一幅“愛我人民愛我軍”的畫卷深情舒展,越來越多的擁軍人物正譜寫著軍民魚水情的新時代篇章。

傳承四代人的擁軍情懷

故事一直在路上

“爺爺所作的一切,不僅僅是為了某個人,某個家庭,更是源于內心深處對人民軍隊的深厚感情。”湖北師范大學大二學生張曦熙在給爺爺張日平的信里,用這樣的話表達對爺爺的敬意。這個“擁軍家族”世代傳承的情懷,到張曦熙已經是第四代。

張日平是咸寧市崇陽縣桂花泉鎮(zhèn)東源村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他走上擁軍之路,引路人是他的父親——“全國擁軍模范”張道全。小時候,每年八一建軍節(jié),父親挑著籮筐,裝滿雞魚肉、大米等農家產品,走上幾十里山路,慰問駐地官兵,張日平就跟在他身后。在濃厚擁軍家風的熏陶下,愛軍擁軍的信念在張日平的心里扎了根。

張日平有著一本5厘米厚的“擁軍日記”,里面記錄著本鎮(zhèn)村現役軍人、在鄉(xiāng)退役軍人、烈軍屬等的詳細家庭情況。27年來,他把個人收入的幾乎四分之一,都花在了擁軍上。每逢農忙季節(jié),張日平還組織勞力幫助人手緊張的烈軍屬耕種收割,先后幫助14名軍人家屬解決了基宅地、山林糾紛等問題。他還時常看望自己的學習榜樣——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原咸寧軍分區(qū)副司令員唐光友。唐副司令去世后,他又多次看望慰問其遺孀。

就像當年父親領著年幼的他一樣,他也曾帶著年幼的兒子,一次次挑著籮筐,走過幾十里山路去看望親人解放軍。時光飛逝,后來跟著他的,是當時只有9歲的孫女張曦熙。張曦熙說,自己也曾經不理解,爺爺為什么對擁軍如此熱心,但當跟著爺爺,走進學校講述擁軍愛軍故事,看到孩子們眼睛里閃著的光,她發(fā)現,擁軍的基因已經深深刻在了自己的血脈里。大學畢業(yè),她準備報名參軍,同時把爺爺擁軍的擔子扛過來,繼續(xù)走下去。

招收近300名軍人子弟

擁軍火種在傳播

“我想當武警戰(zhàn)士,因為武警叔叔特別英勇,能保護大家的安全!”

“我想當空軍,女生也可以像雄鷹一樣翱翔在藍天,守衛(wèi)祖國的領空不受侵犯!”

“我想當戍邊戰(zhàn)士,守衛(wèi)祖國的邊疆,讓每一寸土地都安全無恙!”

這些懷著軍營夢想的孩子,都來自荊門市掇刀區(qū)望兵石學校。該校黨總支書記趙璇,就是在孩子們心中播撒擁軍火種的人。

為加強少年軍校陣地建設,她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先后投資800多萬元打造國防廣場、國防展廳、軍樂廳、軍事訓練長廊、少年軍??苿?chuàng)營等。走進校園,坦克、高射炮、飛機,無言地述說那櫛風沐雨的戰(zhàn)斗傳奇,一幅幅英雄浮雕激勵著望兵石少年砥礪前行。在學校,她積極營造濃郁的軍營文化。軍營綠是學校的主色調,迷彩服是師生的訓練衣。學校實行總隊、支隊、連隊三級建制,每個班級都是一個以英雄人物命名的連隊。在她的倡導下,學校加強黨史軍史的學習教育,組建宣講團,形成了人人會講、樂講的風氣。學校每天有軍歌嘹亮,每周有軍樂奏響,每月有軍事教育主題活動,每學年有軍體節(jié)和軍運會。每個年級開展不同的軍事技能展演,學校軍運會上增設的戰(zhàn)地救援、穿越火線等成為師生最期盼的項目。

趙璇主持制定了《望兵石學校擁軍優(yōu)屬若干規(guī)定》,優(yōu)先聘用退役軍人、軍嫂為學校教職工。學校已招聘軍屬20多人就業(yè),軍人子女近300人入學。在她的倡議下,學校于2020年組建了荊門市唯一的教師民兵隊伍。每學年學校都會組織二千多名學生參加國防教育研學活動。望兵石少年軍校在省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已經成為一塊閃亮的教育品牌。

42年縫制1300多雙鞋墊

飽含著擁軍深情

由于要照顧患病的老伴,襄陽市樊城區(qū)水星臺社區(qū)的劉愛云沒能親自來到現場。但社區(qū)居委會書記劉曉琳,帶來了她親手縫制的幾雙鞋墊。“一生平安”“心心相印”,一針一線繡上的字,寄托著她對子弟兵的深情。

劉愛云的老伴和兒子都是退役軍人,這也讓她對人民軍隊有著特殊的感情。自從1983年起,31歲的劉愛云便開始了她的“鞋墊情緣”,到現在42年了,從未間斷。在那個物質并不富裕的年代,她憑借一雙巧手,利用閑暇時間,一針一線地縫制鞋墊,無償贈送給新入伍的戰(zhàn)士、退役軍人和消防官兵。每當新兵入伍出發(fā)的時候,她會提前一個月,夜以繼日地趕制鞋墊,每一雙都傾注了她的心血與祝福。鞋墊上繡著的“精忠報國”“一帆風順”,不僅是對年輕的戰(zhàn)士們的鼓勵,更是她對國家、對軍隊的深情厚誼。

42年來,劉愛云用她那雙巧手,縫制了超過1300雙鞋墊,每一雙都記錄著她對軍人的深情厚誼,對國家的熱愛與忠誠。劉曉琳還記得,在新兵歡送會上,當新兵們接過這份沉甸甸的禮物時,他們的眼中閃爍著感激與敬仰。劉奶奶會逐一與他們握手,親切地囑咐他們要好好在軍營中鍛煉,保衛(wèi)邊疆,報效祖國。

劉曉琳說,劉愛云是社區(qū)里出了名的“熱心腸”,除了縫鞋墊,平時居民家里有衣物需要修補,她也會發(fā)揮自己縫縫補補的手藝,幫助街坊鄰里。

現在劉奶奶年紀漸漸大了,為了減輕她的負擔,也為了把這份擁軍情傳承下去,社區(qū)里10多位婦女組織起來,成立了“巧手媽媽團”。她們跟著劉愛云,學習縫制鞋墊的手藝,做好的鞋墊,不僅送給剛入伍的戰(zhàn)士、退役老兵和消防隊員,也送給社區(qū)里的孤寡老人和困難家庭,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他害怕吵醒的她

總是為他留一盞燈

“他有個很貼心的習慣,就是每次加班或者出差回家晚了,總是踮著腳尖悄悄地進門,生怕吵醒了睡著的我。其實,是他以為我睡著了,他不回來我哪里睡得著。今天,我想對他說:無論多晚,家里總有一盞燈為你留著!”

這深情的告白,來自于湖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學科帶頭人鄧小容。她的另一個身份,是一名軍嫂。

鄧小容的丈夫,奮斗在軍事科技戰(zhàn)線。身著白大褂,她是“白衣天使”,護佑著生命健康;來到干休所,她是“家庭醫(yī)生”,守護著軍屬的安寧;回到家庭中,她是“最美軍嫂”,守護著家庭幸福。

湖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的前身,是譚政大將親書院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南軍區(qū)軍工醫(yī)院”。大學畢業(yè)后踏入醫(yī)院的第一天起,醫(yī)院的紅色基因就一點點印在了鄧小容的血脈里。

一位70多歲的海軍工程大學退休老師,是鄧小容20多年的“老病號”。老人后來患了老年性癡呆,一次在病房大聲喊著:“我不吃藥,我要找鄧醫(yī)生?!碑斷囆∪輥淼嚼先松磉厱r,連子女都認不出來的老人激動地指著鄧小容說:“你是鄧醫(yī)生,我聽你的?!?/p>

在丈夫執(zhí)行任務期間,她獨自承擔起家庭的重擔,時常向遠在800多公里外的公公婆婆通過視頻電話噓寒問暖。老人年紀大了,鄧小容就當上了遠程“健康顧問”,從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到每天的用藥,事無巨細,一一叮囑。有人開玩笑說,你在醫(yī)院那么忙碌,還要每天給老人“請安”。但鄧小容從不抱怨,總是微笑著說:“他是國家的衛(wèi)士,我是他的堅實后盾?!?/p>

【責任編輯:楊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互聯網出版機構網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合作咨詢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霞浦县| 仁化县| 大庆市| 黄梅县| 广宗县| 德江县| 东山县| 西城区| 柯坪县| 萝北县| 昭觉县| 额济纳旗| 马山县| 阿克陶县| 甘南县| 荔浦县| 宽甸| 阳原县| 大丰市| 许昌县| 沐川县| 泸水县| 山丹县| 广河县| 嘉义市| 嘉祥县| 松滋市| 石门县| 修武县| 华安县| 新和县| 荥阳市| 和林格尔县| 金坛市| 凌海市| 晋州市| 神木县| 威信县| 天门市| 新竹市|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