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開課還有兩小時,教室座位已被占去大半。
南昌大學前湖校區(qū),一間可容納350人的大教室,臺階上、走廊上、講臺旁,擠滿了學生。正對教室的走廊里,一張圓桌上擺滿各式行頭,化裝老師和“學生試演”們正在為“贛劇藝術鑒賞”做準備。這堂課的主講人是國家一級演員、南昌大學贛劇文化藝術中心主任陳俐教授。近年來,南昌大學推進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建設,設置了500余門頗具特色的課程,“贛劇藝術鑒賞”是其中之一。
曾經(jīng),這門課程較冷門,上課以播放視頻、講解書本理論為主,同學們興趣缺乏,低頭看手機的不在少數(shù)。今年,由于現(xiàn)場教學演繹鮮活生動,這門課經(jīng)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后成為“一座難求”的熱門課。
6個云帚,便是當天的主道具?!敖裉旖檀蠹摇畳咴浦恪膭幼?,同時帶大家了解《邯鄲記》選段?!标惱f,“一步,兩步,換過來,翻身……”甩、托、轉,一只云帚在陳俐手中流轉自如,幾個動作一氣呵成,贏得陣陣喝彩。陳俐一邊耐心拆解動作,一邊演示。
通識課,如何避免“水學分”、保證“抬頭率”?陳俐不但將表演搬到了課堂上,還提升了參與感。
“接下來的片段,待會兒選同學上臺來體驗角色!”陳俐話音剛落,同學們便踴躍報名。接下來的課堂,講一段、演一段,參與者的投入演出令同學們鼓掌大笑,課堂氣氛熱烈。
作為江西地方傳統(tǒng)戲劇劇種,贛劇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雖受重視,發(fā)展卻面臨困難?!摆M劇調門較高,不易普及。”作為這項非遺的傳承人,陳俐深感傳承之難,“傳統(tǒng)戲曲的唱腔、風格,似乎難被年輕人理解?!?/p>
2010年,進入南昌大學任教后,陳俐思考探索如何把贛劇唱到年輕人心坎上?!皩W生不是對贛劇沒有興趣,而是缺乏接觸和感知的渠道?!标惱f,“當學生們看我們化裝、伸手摸到我們的戲服,會讓他們感到贛劇真實可觸?!?/p>
當晚課程結束,獲得“登場”機會的一名“學生試演”拆下頭帶,意猶未盡,“這堂課讓我和傳統(tǒng)文化來了一次真正的親密接觸。”
“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贛劇等傳統(tǒng)藝術走進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讓這些非遺傳承下去、傳播開來?!标惱f。近年來,贛劇文化藝術中心也參與了“高雅文化進校園”項目,每年將贛劇帶進10至20所省內外學校。
談及課程的火爆出圈,陳俐很開心,“甚至比我自己表演得獎時還高興,因為學生們會記得,曾經(jīng)上過一堂這樣鮮活生動的課?!?/p>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30日 04 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機構 - 網(wǎng)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版權為 荊楚網(wǎng)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