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尾聲歡樂的“麥西來甫”新疆集體舞中,沈陽觀眾為雜技劇《天山雪》沸騰了。8月30日—31日兩晚,上海雜技團攜《天山雪》亮相第十二屆全國雜技展演,在盛京大劇院為當地觀眾和全國雜技業(yè)內人士呈現這臺反復打磨的精誠之作。兩場演出中,高難度的雜技語匯震撼講述上海70年建疆、援疆、潤疆的歷程,演員們精準零失誤,用幾乎完美的表現展開了一幅磅礴且不失詩意的畫卷。
雜技劇《天山雪》日前亮相第十二屆全國雜技展演。 (上海雜技團供圖)
營造4D效果,提升一直“在路上”
對于《天山雪》的創(chuàng)作,上海雜技團始終是不滿足、再提高的狀態(tài)。此次為了參加全國雜技展演,主創(chuàng)團隊又一次對舞美效果、動作設計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修改與提升。炫旗、旋轉360度抓繩、后空翻抓繩、兩周翻蹦床……幾乎每一幕都增加了高難度動作,將雜技驚險刺激的特質放大到極致。
被劇組愛稱為“喀秋莎”的雪崩效果制造機是這次演出的隱藏功臣?!坝颜x路”一幕,建設中巴公路的青年因為突如其來的雪崩不幸遇難。為營造雪崩帶來的沖擊感和窒息感,上海雜技團舞美總監(jiān)童為列帶領團隊自主研發(fā)了與舞臺布景融為一體的“雪崩機”。短短十秒內,二氧化碳白色氣體從舞臺后區(qū)直接沖向劇場十排左右的區(qū)域。“我們希望通過從視覺、風速、溫度各個角度,讓觀眾感受到接近4D的劇場效果?!蓖癁榱袑τ浾弑硎?。
8月初,新疆演員蘇比努爾·吾甫和十余位同伴來到上海,為《天山雪》的亮相再做提升?!绊敿肌笔翘K比的拿手好戲,但為了增添演出的可看性,她挑戰(zhàn)了自己的極限。在原本口銜蓮花燈的基礎上,她要控制整個身體的平衡,穩(wěn)穩(wěn)地站立在兩位演員身上。被問到訣竅,蘇比心直口快——“沒有別的,就是多練”!戲里,滬疆人民結下了親如兄弟姐妹的感情。戲外,《天山雪》也是兩地雜技界共同努力而來的結晶。劇中包括蘇比在內的10余位演員畢業(yè)于上海馬戲學校的“新疆班”,如今在新疆藝術劇院雜技團從事表演工作。與此同時,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新疆達瓦孜藝術也因為《天山雪》首次進入鏡框式舞臺表演。
從技巧展示到“因劇而生”
里程碑意義、雜技劇標桿、敘事詩樣式的作品……在演出后的“一劇一評”中,全國雜技專家對《天山雪》不吝贊美。中國雜協(xié)顧問張紅在《天山雪》首演之時,就注意到《天山雪》“因劇而生”的雜技設計,“先搭建大框架,再逐步精細化,《天山雪》的成功,是其創(chuàng)作模式上的成功”。
從雜技節(jié)目到雜技劇,中國雜技正經歷著自身的革新與突破,本屆全國雜技展演就吸引到8部高水平的雜技劇參演。除了身體技巧,雜技劇對演員的表演提出了全新要求,無論是主要角色還是次要角色,都要在演出中關注到人物的內心情感。“開場,我整個勁是提起來的,要體現出自信的感覺?!敝魅斯跹┓宓娘椦菡咄鯌迅Ρ硎?。經歷了《戰(zhàn)上?!返哪?,王懷甫如今對表演的揣摩愈發(fā)細致。從“疆二代”孩童成長為一名雜技教練,他希望觀眾能看到角色“生而為鷹,逆風飛翔”立體豐滿的蛻變過程。
“如果說《戰(zhàn)上?!吠怀龅氖恰畱?zhàn)士’,那么《天山雪》聚焦的就是普通人。”上海雜技團團長梁弘鈞對記者介紹,“老師、學生、上海知青、軍墾戰(zhàn)士,這些角色遠遠超出了以往雜技講述的范疇”,在完成雜技與表演的對接后,更多情感被融入劇中。(記者 王筱麗)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網出版機構 - 網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