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全國政協(xié)委員鄭軍。”3月7日上午,全國政協(xié)十四屆二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集體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政協(xié)委員、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院長鄭軍,走上“委員通道”,向中外記者講述湖北教育故事,傳遞教師精神。
▲全國政協(xié)十四屆二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集體采訪活動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yǎng)高素質(zhì)教師隊伍,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爆F(xiàn)場,鄭軍介紹,2023年,湖北開展了“致敬平凡人心中的好老師”活動,收獲了上百萬個關于好老師的故事,感動了荊楚大地的千家萬戶。
這些老師們吃得了苦、耐得住煩、擔得起責,或扎根基層,或無私奉獻,或聲名遠播,或默默無聞,雖千人千面,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心中裝滿著孩子”。
▲鄭軍第一個走上“委員通道”
大山里的擺渡老師
28年搖著小船接送山村孩子上學
▲王值軍
有一個名叫王值軍的鄉(xiāng)村老師,讓鄭軍印象深刻。“師范學校畢業(yè)后,王值軍就扎根在湖北崇陽的一個庫區(qū)‘孤島’教學點,以校為家。”鄭軍說,和大多數(shù)老師不一樣的是,王值軍除了日常繁瑣的教學工作,還需要每天搖著小船,接送學生上學放學,這一搖,就風雨無阻地搖了28年。他也因此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通往知識海洋的“擺渡人”。
▲王值軍劃船接送學生
在他的培養(yǎng)下,那個只有800多人口的小山村,走出了46名大學生。數(shù)十年來,他不止一次放棄了離開這里、進城教書的機會?!肮聧u”教學點調(diào)整后,他再次放棄進城的安排,申請到縣里最邊遠的高枧鄉(xiāng)任教,他用自己的青春托起了孩子走出大山的夢想。
然而,這些走出大山的孩子,并沒有忘記大山,王值軍的學生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接受教育并不是為了擺脫貧困的家鄉(xiāng),而是為了幫助家鄉(xiāng)擺脫貧困?!币恍W生在考上大學,學成歸來后,選擇和王值軍一樣在山里教書,造福家鄉(xiāng)。
鄭軍曾為上兩節(jié)課騎車往返兩小時
忙起來只能吃開水泡白飯
像王值軍一樣熱愛教育事業(yè),默默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教師,遍布湖北大地,鄭軍本人也是其中之一。30多年前,鄭軍還是中國財會領域知名期刊《財會通訊》編輯部的編輯,一次偶然的機會,受邀到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講授《管理會計》課程。從此,“教師”這個神圣的職業(yè)與鄭軍密不可分。
“由于課程安排在下班后的晚上兩節(jié)課,騎自行車往返得花兩小時,忙起來只能開水泡白飯?!蹦菚r的鄭軍一邊在編輯部工作,一邊利用業(yè)余時間經(jīng)常與理論界名家和實務界專家接觸,潛移默化吸取了專業(yè)“營養(yǎng)”,積累了豐富知識,他的授課受到學生們普遍歡迎,座無虛席成為課堂常態(tài)。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编嵻姳硎荆瑳]有好教師就沒有好教育,要用好教育培養(yǎng)好教師。未來的醫(yī)生、工程師、工匠,未來的航天員、科學家、輪機長,未來的家國棟梁,今天就端坐在我們明亮的課堂?!拔覀冊趯嵺`中建立了大中小幼一體化教師培養(yǎng)機制,形成‘教師教育共同體’。我們把中小學老師請到大學講堂,讓大學生登上中小學課堂,教師教育職前職后充分貫通,培養(yǎng)了一大批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基礎教育師資?!?/p>
今年9月將迎來第40個教師節(jié)。鄭軍呼吁:“我們共同努力,讓‘尊師’成為風尚,讓‘重教’溫暖每位老師,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yè),這樣,國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因為,今天的教師是什么樣,明天的中國就是什么樣!”鄭軍激情昂揚、鏗鏘有力的聲音,通過電視、網(wǎng)絡傳向會外,傳遞著信心和力量。
(長江云新聞記者 張文杰 劉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機構(gòu) - 網(wǎng)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版權為 荊楚網(wǎng)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