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人提供能量的營養(yǎng)中,脂肪的能量密度是最高的 ,1 克脂肪給人提供的能量是碳水和蛋白的 2.25 倍,所以脂肪也最胖人。
一些常見的、被認為營養(yǎng)價值豐富的食物,其實脂肪含量也很高,但卻看起來披著“健康”的外觀。那么,到底哪些食物是“藏脂高手” 呢?
雪花牛排
除了煎牛排時放的油,其實牛排本身也很藏油,常見的牛排有沙朗牛排、菲力牛排、紐約客牛排、雪花牛排。
前三者的脂肪含量分別為 8.3 克 /100 克、10.7 克 /100 克、10.8 克 /100 克,但是雪花牛排的脂肪含量卻能高達 23 克 /100 克,白色的脂肪像大理石紋一樣均勻分布在瘦肉間,煎的過程中白花花的脂肪卻能熔化滲入瘦肉中,能感受到牛排的濃香、柔嫩、多汁,卻注意不到它的脂肪。
這些脂肪主要是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對心腦血管不友好。
蔬菜沙拉
蔬菜的確低脂,可沙拉醬高脂,某款沙拉醬脂肪含量便高達 76.5%。如果 1 份蔬菜沙拉里放 25 克沙拉醬,全天烹調(diào)油最高推薦量的 2/3 就已經(jīng)輕松下肚??勺審N師將沙拉醬單獨放小碟里,自己決定放多少;或者改成蒜醋汁,做成中式大拌菜。
濃湯
很多人都喜歡喝西餐廳的湯,比如南瓜濃湯和蘑菇濃湯。為什么這兩種湯都那么濃香呢?主要是黃油、奶酪、奶油的功勞。
濃湯里到底有多少脂肪?不同餐廳配方不同,某 APP 給出的蘑菇濃湯配方配料:口蘑 65 克、奶酪 20 克、黃油 10 克、鮮奶油 55 克、面粉 12 克、鹽/雞粉適量。煮湯過程中脂肪可以和水融合在一起,家里煮的排骨湯的乳白色就是脂肪和水融合的結(jié)果。南瓜或蘑菇濃湯里,膳食纖維還能吸附一部分脂肪,所以很多脂肪看不出來。
土豆泥
土豆泥也高脂?土豆搗成泥,加少許油和鹽,確實并不高脂,但這樣做不出西餐廳土豆泥的濃香味兒?因為缺少土豆泥的重要配料黃油、淡奶油。某做飯 APP 中一款土豆泥食譜有 4000 多人都做過。其中黃油的量是土豆的 30%。
如果已經(jīng)點了面包或意面做主食,最好別再點土豆泥。在家里想吃有濃香的土豆泥,可以加少許黃油,用配方奶粉替代淡奶油。
披薩
披薩能拉絲是因為加了奶酪,脂肪含量已經(jīng)很高。西餐廳做披薩,和面時也會加黃油,一般 100 克面粉至少加 10 克黃油,這是藏起來的脂肪;肉餡的披薩則能量更高。在家做披薩和面時盡量不要放黃油。
糕點
月餅、蛋撻、蛋黃酥、板栗餅等脂肪含量都不低,比如口感很酥的蛋撻皮,脂肪含量就很高,某品牌蛋撻皮的脂肪含量高達 22.4%。
某款常見的五仁月餅的營養(yǎng)成分表中,一塊月餅大約是 100 克,全吃下去將會攝入約 14.2 克的脂肪。買糕點的時候,不妨看看營養(yǎng)成分表,選脂肪含量相對低點的一款。
很多人心目中的健康食品粗糧餅干也是藏脂高手。本以為吃起來會很“刮嗓子”,可實際上大多粗糧餅干的口感都不錯,吃起來一點也不粗糙,就是因為加了很多油,熱量不低。比如某款粗糧餅干,脂肪含量高達 34g/100g,而且還主要是精煉植物油和起酥油,含有反式脂肪酸。
常見的面包中,也要避免“藏脂高手”,近日,清華大學(xué)公共衛(wèi)生碩士、北京營養(yǎng)師協(xié)會理事顧中一發(fā)布了一則視頻,提醒大家,有4種面包建議少吃:
巧克力夾心面包
顧中一對比了綜合超市貨架上所有的40款面包,其中3款巧克力夾心面包脂肪含量最為夸張,高達30%,一個120g的面包熱量在600kcal以上。
也就是說,如果早餐吃了一個巧克力醬夾心面包(約120g-150g),那這一天的脂肪攝入量就要好好控制了,因為可能在早餐就吃進去了接近40g的脂肪。
巧克力夾心面包一般都是用的代可可脂巧克力醬,所謂代可可脂巧克力醬,不像真巧克力那樣是可可豆做的,而是用多種植物油、動物油制品與糖、香精復(fù)配出來模仿巧克力風味的,其成分絕大部分是脂肪,也不含有真巧克力中那些有益健康的酚類抗氧化物質(zhì)。
牛角/可頌,丹麥面包,手撕包,起酥面包等
這類面包的脂肪含量僅次于巧克力夾心面包。大家看到的層層疊疊、酥酥脆脆的酥皮、分層,是裹入了大量黃油再多次折疊才形成的。這類面包制作相對復(fù)雜,不僅面團本身要加入砂糖、黃油、雞蛋,和好面團后還要把它搟成薄片狀,再大量涂上黃油,然后反復(fù)折疊。這樣當面團被烘烤時,水分蒸發(fā),黃油融化,就會出現(xiàn)一層一層的效果。要想酥脆,黃油用量可以達到面粉的50%甚至70%。
丹麥面包,同樣需要大量裹入黃油來達到酥脆的效果,而且很多時候還會再配上一些高糖高油的餡料,比如奶油夾心或者代可可脂巧克力醬夾心,不健康BUFF疊滿了。碰上面包名字帶“丹麥”兩字的都要留意一下,比如還有“丹麥菠蘿包”,同樣是大量油脂撐起來的酥脆。辨認特點是這種面包表面不光滑不飽滿,而是能看到層層疊疊泛著光澤的褶皺,面包坊里看到這種面包,沒附上營養(yǎng)成分表你也該知道是熱量炸彈。
超市里的這類面包,品名一般叫牛角包、手撕面包、起酥面包、酥皮面包之類的,不過一般舍不得用黃油,而是植物油代替。為了讓價格低廉的植物油也起到類似黃油的效果,大多需要經(jīng)過氫化等工藝的處理,雖然現(xiàn)在廠家都很注意降低反式脂肪酸產(chǎn)生了,但成品也會包含大量飽和脂肪,還是不健康。
椰蓉面包
椰蓉,是椰肉榨汁后剩余的殘渣烘干后的制品,其本身脂肪含量就很嚇人,高達45%-60%,而且絕大部分是飽和脂肪,同時,椰蓉口感發(fā)干,為了更好吃,面包部分也會增加油潤度。
肉松面包
市面上的肉松主要是用肉粉和豆粉進行配比的產(chǎn)品,蛋白質(zhì)含量還是比較高的。但是,要讓肉松粉牢牢黏附在面包表面,并營造出和諧的口味,無論面包坊還是超市賣的肉松面包,都免不了要添加大量的沙拉醬或者奶黃醬。
比如某品牌一款肉松面包就標明了沙拉醬含量≥23%,沙拉醬用量是遠超肉松粉的。
哪些面包是值得推薦的?
全麥面包,用全麥粉制成,相比普通小麥粉要健康,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蛋白質(zhì)都更高,不過市面上自稱是全麥的面包良莠不齊,挑選時,可以選擇全麥粉排在配料表第1位的,尤其是明確標出全麥粉添加量的最好,同時不加糖或糖在配料中排得比較靠后的即可。
硬質(zhì)面包,也叫硬歐包,是面包中最健康的一類,因為原料材料很單純,只有:面粉,酵母/蘇打,鹽,和水。無油,無糖,無蛋,無各種其他,熟成過程也是單純的烘烤。比如法棍面包、意大利恰巴塔、德國堿水包和貝果等都屬于這類。
來源:上海網(wǎng)絡(luò)辟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wǎng)絡(lu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許可證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機構(gòu) - 網(wǎng)絡(luò)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關(guān)于我們 - 版權(quán)聲明 - 合作咨詢
版權(quán)為 荊楚網(wǎng)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fù)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