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wǎng)(湖北日報網(wǎng))訊(通訊員 趙天鷺)7月16—23日,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中心師生赴云南開展為期一周的暑期實踐調研。此次實踐調研集地方紅色文化資源考察與思政課教學參訪交流于一體,以期進一步加強對黨史、國情的了解,提升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與效果。
聯(lián)合集體備課,深度課程交流
為進一步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手拉手”集體備課機制,課程中心將思政課教學參訪交流置于此次暑期實踐調研活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以期通過交流學習、互相借鑒,進而達到拓展教學視野、提升教學技巧、增強教學能力的效果與目的。
實踐調研期間,課程中心一行先后與普洱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楚雄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課程交流和集體備課活動。課程中心一行以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為切入點,與各方展開研討活動。大家就課程建設、學科發(fā)展、科研創(chuàng)新、教師培訓、學生培養(yǎng)等內容展開了細致、深入的交流,并就未來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進行了初步的討論。楚雄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聘請羅永寬、宋儉兩位教授為特聘教授,并舉行了聘任儀式。期間,課程中心一行還參觀了普洱學院校內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博物館”和“絕版木刻精品館”。
探紅色場館,察基層社情
云南曾是紅軍長征經(jīng)過的地域,也是抗戰(zhàn)時期的西南大后方,這里遺留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作為多民族聚集地,云南還見證了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的珍貴歷史。
在普洱調研期間,課程中心一行來到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普洱民族團結園,參觀園內的民族團結誓詞碑和紀念館,深入了解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普洱地區(qū)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頑強斗爭、團結進步的光輝歷史。在昆明,課程中心一行參觀了云南陸軍講武堂舊址,對講武堂的辦學特色、發(fā)展歷史,以及蔡鍔、唐繼堯、李烈鈞、朱德、葉劍英、周保中、龍云、盧漢等師生的革命事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楚雄調研期間,課程中心一行來到祿豐縣黑井古鎮(zhèn)、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館參觀,對當?shù)氐淖匀慌c人文歷史、中共楚雄歷史都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
此次云南暑期實踐調研活動通過課程交流、考察紅色場館、基層社會觀察等方式,走出校園、深入基層,為課程中心深入調研黨情、國情、社情提供了寶貴機會。課程中心將繼續(xù)按照中央相關文件的指示精神,結合學校、學院、課程的具體建設要求,扎實開展高水平的實踐調研項目,將實踐調研成果切實融入思政課教學,豐富教學素材、提升教學質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機構 - 網(wǎng)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版權為 荊楚網(wǎng)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