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
實習生 張莉媛 徐椿
通訊員 鄧曉君
視頻剪輯 張曉寒
長江江豚是武漢人民熟悉的朋友,被稱為“長江中的微笑精靈”,圓圓的腦袋、流線型的身體、總是微笑的表情深受市民喜愛。7月5日,武漢市白鱀豚保護基金會開展“愛豚月——聽他們講人工繁育的故事”主題活動,向公眾介紹長江江豚的飼養(yǎng)與繁殖保護情況,講述這些可愛精靈的故事。
江豚YYC和媽媽一起
7月5日是江豚淘淘的16歲生日,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員、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郝玉江博士介紹,淘淘是人工環(huán)境下出生的第1頭長江江豚,目前共有3頭在白鱀豚館出生并成活的江豚,其中2020年6月3日出生的小江豚YYC經親子鑒定確認是淘淘的兒子,剛好滿1歲零1個月,這標志著在人工環(huán)境中出生的第二代江豚順利成活。
這只小江豚的名字取自母親名字的首字母,意味“洋洋的孩子”。YYC目前年齡1年1個月,性別男,體長110cm,體重50kg。從2019年9月母豚“洋洋”確認懷孕,到2020年6月3日YYC出生、第一次吃奶、第一次吃魚等活動行為都有受到館所研究人員詳細記錄。
一歲零一個月的YYC擁有圓滾滾的身材和總是微笑的嘴巴,每天要吃2斤魚,胃口好的時候能吃3斤,體型比父母都要大,讓參觀江豚館的人直呼“這圓潤的身材!”郝玉江告訴記者:“從行為上、母子關系上來看,江豚各方面都是正常的,體型稍微偏胖?!焙掠窠残ΨQ他是“小胖子”,十分符合江豚中“以胖為美”的審美觀。目前,江豚YYC正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后續(xù)還會讓YYC和父親以及其他江豚逐漸接觸。
郝玉江介紹情況
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長胡煒表示,幾十年來,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終于迎來了江豚保護的春天。江豚繁育工作也取得了新的進展,水生所江豚保護已成為武漢市政府推動長江大保護的標志性工作之一。胡煒表示,相信在武漢市“十大舉措”的支持下,廣大市民在不久的將來能在長江邊看到江豚在水中跳躍。
據悉,“全民愛豚月”活動是由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開展的保護江豚系列活動,6月份以來,該基金會為配合武漢市“江豚重回武漢”計劃,組織開展了4場江豚保護科普宣講,讓一批又一批市民了解長江大保護和江豚保護的重要性,為“江豚重回武漢”助力,營造了長江大保護的氛圍。
參觀江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網出版機構 - 網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