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梅、孔愛萍、施夏明等11位昆曲名家在黃鶴樓前演唱《眷江城》。
“梅花獎”獲得者王蓉蓉在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留影。
昆曲演員們在黃鶴樓前擺出造型留影。
“梅花獎”獲得者王蓉蓉、王荔在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參觀。
“梅花獎”獲得者蔣建國、吳亞玲在東湖開心自拍。
“這時節(jié)援袍再登黃鶴樓,敞襟帶春風邂逅,齊拍手笑瞰江流!”
12日晚,第八屆武漢“戲碼頭”中華戲曲藝術節(jié)開幕,包括石小梅、蔣建國、吳亞玲、王蓉蓉、關棟天、谷好好、李敏及本地戲曲名家朱世慧、劉子微、夏青玲、王荔、程丞等在內(nèi)的12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亮相開幕式,用一臺《獻禮英雄城·戲曲名家演唱會》為今年的戲曲盛宴拉開序幕。
13日,多位“梅花獎”得主分三路游覽大武漢,他們登上黃鶴樓唱“這時節(jié)援袍再登黃鶴樓”,在東湖綠道感受熱情樂觀的武漢生活,走進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等體會英雄之城的精神傳承。
武漢,以其深厚的戲曲文化積淀,因其愛戲、懂戲的戲迷群體,憑其好戲頻出的廣闊舞臺,早已是全國戲曲名家紛紛“打卡”的戲曲大碼頭。經(jīng)歷戰(zhàn)疫、戰(zhàn)汛的重重考驗,戲曲界用作品、用關注、用行動與武漢一同共渡難關。隨著第八屆武漢“戲碼頭”中華戲曲藝術節(jié)開幕,武漢文藝演出市場全面復蘇,戲曲名家們毫不猶豫地來到武漢演出,未來還將有更多好戲在這座戲韻悠長的“戲碼頭”上綻放。
黃鶴樓上,三代昆曲人高聲唱
“今天我們終于來到黃鶴樓了,讓我們再唱一遍《眷江城》,但是我們把詞改掉?!?3日上午,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三代昆曲名家共十余人登上黃鶴樓,看著身邊熙攘人群,他們在黃鶴樓下、在黃鶴樓頂層,情不自禁地一遍又一遍唱起戰(zhàn)疫主題昆曲《眷江城》中的選段。
在《眷江城》“九轉(zhuǎn)貨郎兒”的第九轉(zhuǎn)《祈?!分校境馈半m則是這一番打疊消瘦,終得個云山如繡!那時節(jié)援袍再登黃鶴樓,敞襟帶春風邂逅,齊拍手笑瞰江流!”真的“再登黃鶴樓”了,江蘇省昆劇院副院長施夏明帶著大家改唱道:“這時節(jié)援袍再登黃鶴樓?!彼f:“疫情防控期間,我們曾經(jīng)擔心會不會幾年內(nèi)都來不了武漢,沒想到這么快就來了。而且今天來到黃鶴樓下,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雖然戴著口罩,但是大家眼神中透露出來的是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希望。這正是我們期待看到的場景,此次此刻在此地唱《眷江城》,不再是我們以為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成行的‘那時節(jié)’,而就是‘這時節(jié)’,這對我們劇組每一個人都是意義非凡的?!?/p>
游覽黃鶴樓時,名家們的手機都沒閑下來,有的四處“打卡”留影,有的則舉著手機環(huán)繞四周,“給大家看看,這就是現(xiàn)在的武漢,好熱鬧好漂亮,多好呀!”施夏明更一直在拍攝視頻日志,在武漢的幾天里,他和劇組還專程去看了火神山、雷神山和金銀潭醫(yī)院,“雖然進不去,只能在外面遠遠看一眼,但能夠感受到疫情最嚴峻時的緊張氛圍。”他感慨,生活能這么快恢復如常,跟舉國上下同心戰(zhàn)疫,跟武漢人民擋身在前,是密不可分的。
走進武漢歷史,英雄之城當之無愧
剛剛在戲曲節(jié)開幕式演出中“獻禮英雄城”,又沿著紅色經(jīng)典之旅感受英雄城市的精神傳承。京劇名家王蓉蓉、漢劇名家王荔,參觀了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江漢關博物館,感慨“英雄之城武漢當之無愧”。
在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參觀革命先驅(qū)曾居住過的房間時,王蓉蓉不時拿出手機拍下照片?!氨本┚﹦≡簞倓倓?chuàng)排的現(xiàn)代京劇《李大釗》中,我飾演李大釗夫人,戲詞中提到的‘北方局’也出現(xiàn)在這里的歷史資料中,還看到了當時人物的穿著打扮、生活狀態(tài),讓我對飾演的人物、革命先烈們,都有了更深的認識。”革命先烈們?yōu)槿嗣裰\幸福而拋頭顱、灑熱血;今年英雄的人民為了抗擊疫情而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參觀紅色場館后,王蓉蓉認為,這種勇于奉獻犧牲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武漢無愧于英雄城市的稱號。
漢劇大師陳伯華的第五代傳人、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王荔說,對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和江漢關博物館都不陌生,江漢關博物館已經(jīng)是第四次去?!捌鋵嵨錆h有很多紅色的革命紀念地,它們就在我們身邊,不過正因為熟悉,平時很少去認真探究。這次探訪,讓我對身處的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
王荔說,參觀中她看到很多前輩犧牲的時候年僅30歲,“他們都是風華正茂的年紀。看了這些,更明白我們的黨是怎么走過來的,他們?yōu)榱诵叛?,奉獻了什么?!?/p>
在江漢關博物館,王荔看到展覽中關于武漢解放前夕保護宗關水廠的內(nèi)容,覺得分外親切:“我即將在‘戲碼頭’戲曲藝術節(jié)上演出的漢劇《黎明》,講的就是這個時期的故事。今天了解了這段背景,也讓我能用更飽滿的情感,演繹好這部劇作。”
來武漢毫不猶豫,還會帶著好戲繼續(xù)來
武漢這座“戲碼頭”上,從來都是名團聚集、名家薈萃、名劇迭出。眾多戲曲名家都與武漢有著深厚的情誼,當武漢遭遇嚴峻考驗,他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著這座城市。而在武漢發(fā)出邀約后,他們不顧傷痛、不顧辛勞,毫不猶豫地來到武漢,并表示將來會帶著好戲再來,一次次來。
“湖北和安徽因黃梅戲有著不解之緣。疫情期間,我們只能通過打電話問候、籌集物資這些小事,表達對湖北朋友們的牽掛。所以這次和夫人想親自來武漢走一走,向這座城市致敬?!?3日,黃梅戲名家蔣建國、吳亞玲夫婦乘觀光車逛東湖綠道,在湖光山色中,體驗武漢的楚風漢韻。
在湖光閣看蕩輕舟,在磨山腳下看楚城門,在楚天臺感受荊楚風韻……當天上午,東湖綠道游人如織,蔣建國、吳亞玲夫婦漫游東湖,打卡東湖地標景點?!熬G道上散步騎行的游客很多,看他們跑啊笑啊,能感受到他們對生活的熱情和樂觀。疫情過后,這種向上的能量比以往有增無減,不愧是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眳莵喠岣锌?。
在楚城墻,蔣建國夫婦自拍打卡,還哼唱起黃梅戲名劇《墻頭馬上》,引得游客掌聲一片。
王蓉蓉與武漢緣分頗深,曾拜漢劇大師陳伯華為師,常來武漢演出?!拔液臀錆h的感情是樸素的,也是深厚的,每次來,其實更像是‘回武漢’的感覺?!币咔槠陂g,看到武漢漢劇院、武漢劇院的朋友們下沉到社區(qū)一線,她的心里感動、敬佩又擔心,幾經(jīng)努力并捐贈了5000個口罩后,她才覺得心里踏實了。盡管近期舞臺演出、教學任務不斷,“連軸轉(zhuǎn)”的她還是毫不猶豫地來到武漢,并表示未來還會繼續(xù)帶好戲來武漢,加強與武漢戲曲人的合作。
戲曲節(jié)歸來,與武漢一起重振信心
《眷江城》創(chuàng)作于疫情防控期間,以九支曲牌、九組畫面,用昆曲中高亢悲壯的北曲,描繪了奮戰(zhàn)在武漢戰(zhàn)疫一線的那些可敬可愛的人們。在12日晚的第八屆武漢“戲碼頭”中華戲曲藝術節(jié)開幕式上,《眷江城》選段作為重頭戲亮相。71歲的著名昆曲藝術家石小梅率老中青三代昆曲人來漢演繹,這也是該作品的第二次公演。
站在黃鶴樓下,石小梅帶著演員們唱起《眷江城》,唱到“齊拍手笑瞰江流”,她轉(zhuǎn)過身抬頭望向黃鶴樓,滿臉都是笑容。據(jù)悉,接到第八屆武漢“戲碼頭”中華戲曲藝術節(jié)開幕式的演出邀請后,石小梅第一時間就表示一定要來,“武漢自古以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能來這里演出,致敬英雄,是我們文藝工作者的榮幸!”
站上武漢的舞臺,把《眷江城》唱給江城一線戰(zhàn)疫英雄們聽,石小梅是紅著眼睛唱完的?!疤灰粯恿?,淚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笔┫拿饕舱f道:“我們唱完的時候是有些激動的,甚至熱淚盈眶。武漢觀眾的熱情感染了我們,不論昨晚在劇場里唱,還是今天在黃鶴樓下唱,大家都很動情?!彼硎?,希望能將這一作品傳唱下去,使人們記住疫情當中武漢人民的付出和努力。
第八屆武漢“戲碼頭”中華戲曲藝術節(jié)的舉辦,更讓名家們感到信心倍增。蔣建國說:“本次戲曲節(jié)開幕,來自不同地區(qū)、不同戲種的戲曲演員齊聚一堂,不僅促進了戲曲文化的交流,也重振了我們戲曲行業(yè)工作者的信心?!蓖跞厝貏t表示:“這次來武漢演出,大家都信心滿滿。昨晚的開幕式,臺上演出不打折扣,臺下觀眾熱情捧場,我覺得這是向全國傳遞出一個堅強有力的信號,戲曲界沒有被疫情嚇倒,將與武漢一起重振。”
和全國戲曲名家一同在戲曲節(jié)開幕式的舞臺上演出,王荔說道:“經(jīng)歷了這么多,戲曲節(jié)終于又回來了。看到這么多的名家和以前一樣相聚在武漢,為戲迷們演出,我特別感動,太不容易了!相信武漢明天會更好,戲曲藝術節(jié)也會更加精彩!”
撰文:萬旭明 馮愛華 李文婕
圖片:許巍巍 楊濤 何曉剛 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機構(gòu) - 網(wǎng)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版權為 荊楚網(wǎng)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