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連續(xù)5年駕車進藏,捐資助學18萬余元
圖文:一位退休老人的4萬公里愛心之旅
圖為:黃益生(中)走進藏民家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張衛(wèi)華 通訊員石振華
10月15日一大早,黃石市西塞山區(qū)恒升小區(qū)的一處車庫里,66歲的黃益生正在洗車。一天前,他剛從西藏曲松歸來,完成了連續(xù)5年駕車進入藏區(qū)助學的善舉。
旁邊的房間里,妻子胡月梅如往常一樣坐在桌前,一針一線的做著棉拖鞋。
今年66歲的黃益生是黃石監(jiān)獄的一名退休民警。10月8日,黃益生將妻子縫制的380雙棉鞋和6000元現(xiàn)金,交到西藏曲松縣中學老師、學生的手中。算上這一次,黃益生往返藏區(qū)獻愛心的總行程已經(jīng)達到了4萬多公里,捐資助學18萬余元。
很多人問他為何要親自開車進藏區(qū)?“捐贈是有限的,感情是無限的。每一次進藏都是一次心靈洗禮。跟藏族同胞面對面交流,是我最開心的事?!秉S益生說,每次進藏他像是完成一項要緊的、神圣的使命。
既長又險的助學路
“10日上午9點半,我行駛到西藏林芝地區(qū)一級公安邊防檢查站附近,一輛小車強行超車,我趕緊剎車向右避讓,車剎停后,前右輪一半已經(jīng)懸空在路基邊緣,旁邊就是綠江。”說起這次返鄂途中的驚險一幕,黃益生的情緒還有些激動,如果剎車再晚一點,他和車子就一起沖到江水中。
這樣的險情,黃益生遇到不止一次。每次進藏,他幾乎都能遇到暴雨、暴雪和大堵車。
今年10月3日7時,黃益生從黃石出發(fā)。10月7日11時到達曲松。其間,他在重慶遇到大暴雨,在四川甘孜遇到了大堵車,在西藏芒康兩次遇到了大暴雪。
“我怕冷,我老伴特意給我定做了一床新棉絮?!秉S益生說,為了省錢,他吃住都在車內(nèi)。
黃石與曲松來回路程8200公里左右。為了趕路,黃益生日夜兼程,凌晨兩三點家人打來電話,發(fā)現(xiàn)他還在開車。
10月8日,黃益生把愛心棉鞋和6000元現(xiàn)金捐贈完后,當天下午他就開車往回趕?!袄习橐辉俳淮灰谇啥嗤A?,不能給他們帶去負擔?!秉S益生說。
一雙雙棉鞋都是一針一線縫制
往年,黃益生到曲松捐贈愛心,都是送現(xiàn)金、毛毯、衣服等,而從去年來,黃益生開始送棉鞋,這源于他在曲松的一次心疼所見。
2017年9月底,黃益生來到曲松下江鄉(xiāng)小學,看到五六個小學生穿著破鞋,腳指頭都露在了外面?!扒傻?月有點涼,地上都有霜,小孩子卻穿著破鞋,看著我心里很疼。”黃益生回憶。
回去后,他告訴了妻子。胡月梅聽后心里也不是滋味,決定親手縫制棉鞋,讓丈夫送到曲松。
當年10月,胡月梅到上窯市場買了500雙鞋底,又到服裝廠買來布料、棉線。這是她第一次嘗試做棉鞋,制作大部分要手工完成,她一天最多只能做兩雙。除了吃飯和做一些家務(wù),空余時間基本用在做鞋上。
去年和今年,黃益生兩次進藏,分別帶去了妻子縫制的320雙和380雙棉鞋。
胡月梅67歲了,縫制棉鞋時,因年老眼花,針線常常扎到手上,兩年下來,她的手到處是傷痕,穿針器用壞了20多個。“想著孩子們能穿上棉鞋,心里就是舒服。明年,我要準備400雙棉鞋?!焙旅烦删透袧M滿。
愛心老人并不富有
2014年2月,黃益生退休。這一年12月,黃石開展“雙百幫扶”活動,黃益生毫不猶豫就報名參加了,與西藏藏醫(yī)藥大學大二女生旦增白瑪結(jié)對幫扶。自此,他開啟了進藏援助的“愛心長征”。
2015年10月3日,西藏大雪紛飛,黃益生將200件衣服、60雙鞋子、100件黃石港餅、10床毛毯、5000元幫扶金送到了旦增白瑪在曲松的家鄉(xiāng)……
5年來,黃益生捐款捐物共計18余萬元。
黃益生并不富有,夫妻兩人每月的退休工資加起來不到6000元。為了不開空調(diào)節(jié)約用油,每年開車進藏都避開高溫,寧愿自己多面對惡劣天氣。
5年來,他就像一面旗幟,用自己的愛心,促進了藏漢交往、交流、交融。黃益生及家人先后被黃石市授予優(yōu)秀志愿者、民族團結(jié)楷模、最美家庭等榮譽稱號;2018年,黃益生被曲松縣授予民族團結(jié)愛心使者榮譽稱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wǎng)絡(lu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許可證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機構(gòu) - 網(wǎng)絡(luò)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關(guān)于我們 - 版權(quán)聲明 - 合作咨詢
版權(quán)為 荊楚網(wǎng)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